道 歉(一)

   

  如果一个人在集市上踩了陌生人的脚,他有礼貌地道歉,还做出解释:“这地方太挤了。”如果哥哥踩了弟弟的脚,他说:“对不起。”事情就这样了。如果父母踩了孩子的脚,根本就不说什么。最大的礼貌不拘形式。完美的行为是不顾虑。完美的智慧是不筹划。完美的爱不加证明。完美的忠诚不作什么保证。

  所有伟大的、所有美丽的、所有真实的和真正的总是自然而然的。你不能筹划它。你一筹划,就全糟了。一有筹划加入,就全变假了。但这种事情已经在人类身上发生了,你的爱、你的忠诚、你的真话、一切都糟了,因为你筹划了,因为人们教你不要自然而然。人们教你操纵你自己,控制、管理你自己,不要做一股自然的流。你已变得古板、僵硬,你已死去了。生活不知道什么筹划,它自己就足够了。树会筹划怎样生长、怎样成熟、怎样开花吗?它们只是生长,甚至意识不到它们在生长,没有自我意识,没有分裂。每当你开始筹划,你就把你自己分裂了,你就分为两半了:一个控制者,一个被控制者。冲突产生了,现在你再也不会平和了。你可能成功地控制了,但没有平和了。你可能没有成功地控制,但也没有平和了。不论你成功还是失败,最后你都会明白你已失败了。你的失败将是个失败,你的成功也将是个失败。不论你做什么,你的生活总将是不幸的。

  这种分裂产生丑陋,你不是“一”,而美属于“一”,美属于一个和谐的整体。所有的文化,所有的文明,所有的社会,都把你变丑。所有的道德规范都把你变丑,因为它建立在分裂、控制的基础上。我曾听说有一次巴尔·谢姆乘一辆三匹马拉的美丽马车旅行,但他一直很奇怪,因为他已经旅行三天了,他一次也没听到那匹马嘶叫过,这些马怎么了?第四天,突然,一个过路的农民对他高喊放松缰绳,他放松了缰绳,突然间三匹马全都开始嘶叫,它们活过来了。三天里它们一直是死的,垂死的。你们也全是这样的,整个人类也是这样的。你无法嘶叫,除非一匹马嘶叫了,要不它就是匹死马,因为嘶叫意味着它感到愉悦,意味着满得溢出来了。但你无法嘶叫,你是死的,你的生命无论怎样也没有一支满溢出来的歌,没有一个能量太多时发生的舞蹈。鲜花怒放总是奢侈的,这不是必要的。没有树像需要必需品一样需要花朵,有根就足够了。鲜花怒放总是奢侈的,只有在树有了太多的以后才开花,它需要奉献,它需要分享。你一旦有了太多的,生命就变成了一种舞蹈,一种庆祝。但社会不允许你舞蹈、庆祝,所以社会必须看到你的能量绝不比你所需要的更多。你只被允许生活在饥饿线上,你不被允许太多,因为一旦你太多,你就不能够被控制了,可社会想控制你。这是一种支配,非常微妙的支配。

  每个孩子出生时都是满溢的,然后我们不得不切断能量来源,我们不得不这里那里地改造他,以便把他变得能被控制。而一切控制的基础都是把孩子分为两半,然后你就不必烦心了,他自己就会控制,然后你自己就不必烦心了,他自己就是他的自身的敌人。所以他们告诉孩子:这是错的,不要做这个。突然,孩子分裂了,现在他知道什么是错的,现在他知道他的存在的哪个部分是错的,而他的脑袋变成了控制者。通过分裂,理智变成了控制者、主人。如果你没有分裂,你不会有什么脑袋。不是说脑袋会消失或者掉落,而是说你就不是脑袋为主的,你的存在就是你。现在你只是脑袋,身体的其余部分只不过是支持脑袋的。脑袋变成了剥削者、发号施令的人。而这是由于分裂而产生,由于你内部产生的冲突而产生的。人们一直教你这是好的那是坏的,理智学习了这些,然后它就不停地责备你。记住,如果你责备你自己你就会责备每个人,你就会责备整体。而一个责备自己的人是不会爱的,一个责备自己的人不会祈祷。对一个责备自己的人来说,没有上帝,不可能有。一个责备的头脑绝不可能进入神庙,只有当你舞蹈的时候,只有当你狂喜、不责备的时候,只有当你满溢出来、没有人坐着控制、没有人操纵的时候,生活才变成自然,它不是拘谨的,它是自然的。于是你进入了,每一处都是门,你从哪都能到达寺庙。但现在,你事实上是精神分裂的,当一个精神分析学家说你精神分裂的时候,你就不只是精神分裂了。对任何精神分析学家来讲,都没有必要来分析你。社会创造精神分裂,分为两半就是精神分裂症,你不是“一”。你出生时是“一”,但社会马上开始对你起作用,动大手术让你被持续地操纵着,分成两半。然后社会就放心了,因为你与你自己争斗,你的能量在内部的斗争中消耗掉了,它再也不会满溢出来了,那样你就不危险了。外溢的能量变成反叛,外溢的能量总是叛逆的,外溢的能量总是在革命。它就像洪水中的一条河——不相信岸,不相信规则,不相信律法,它只是不停地向大海溢出去。它只知道一个目标——怎样变成大海,怎样变成无限。外溢的能量总是朝着上帝流动,在我们的世界里,上帝丢失了,不是因为无神论者,不是因为科学,而是因为所谓的宗教。它们这样厉害地把你分开,以致那河不断地与它自己争斗,没有留下什么流动,没有留下能量,你跟自己斗得这么累,你怎么能流向大海呢?

 

 

 

首页     上一页     目录    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