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总是赞成平衡
你能谈谈关于婆罗门每天洗很多次澡和换很多次衣服的习惯吗?这个是否也建议现如今的桑雅士那样做?
婆罗门已经变得神经质了,他们遭受着强迫症、痴迷和神经质的痛苦,清洁是好的,但是一直清洁是疯狂的。头脑会走向极端,你可以变成肮脏的,连澡都不洗……我过去认识一个意大利的桑雅士,她碰巧和我住在一起.我很惊讶,她根本不洗澡,我问了她洗澡的事,她说:“一年洗一次。”她很惊奇地问我说:“一年洗一次,那还不够吗?”也有的婆罗门,什么事也不干,只是洗澡。我认识一个人,是我的一个亲戚,他有一点痴迷,他一辈子保持单身。他是一个非常好的人,除了一个方面,其它都很好,而那个行为也很无辜,他没有伤害到任何人,但是完全伤害了他自己。他是个穷人,因为他从来没有赚到过很多钱。他一直住在他父亲留给他的房子里,他必需生活得非常、非常节俭,因为他没钱,房子要住一辈子。他没有时间去挣钱,因为那个痴迷——清洁。一整天他都在打扫房间,那里没有什么可打扫的,只是一间小房子,他却一直打扫,然后他会洗澡。这是痴迷的一部分——如果他看见一个女人,就会马上去洗澡。因为他是一个单身汉,一个完美的单身汉——只要一个女人的影子也能让你变脏。他去公共水龙头那里取水,早上很早就出门,以免遇到什么人。因为如果一个女人路过,他就必需再次清洗他的水罐。把水倒掉,清洗水罐,再次去打水。有时候要去三十、四十、六十次之多——一整天。而你无法停止交通,人们在经过,女人和男人一样多,很困难。而他不能错过——他在寻找女人,就算他远远地看到一个女人,马上……一整天就被浪费掉了。他极其干净,但是那么干净又能怎么样呢?整个一生都被浪费掉了。
总是记住,平衡是对的,不要脏兮兮的,不要对脏兮兮痴迷。现在嬉皮士痴迷于肮脏的,那是一个反应,不是自由,因为反应永远不会是自由的。基督教过分强调清洁,他们有句谚语说清洁仅次于虔诚,他们强调了太多要干净,现在整整一代人,现代的一代人,厌恶了干净。现在嬉皮士不洗澡,他们不管衣服干不干净,肮脏似乎已经变成了他们的成就法,肮脏是他们的纪律。他们觉得已经完全从社会旧的模式中自由了,不,你没有自由,反应,叛逆,不是革命。你走到了另外一个极端,但是你还陷在同样的模式中——他们为了干净而疯狂,你为了肮脏而疯狂。如果我被问:“如果只有一个选择……一个人必需选择一个极端的做法!”那么我会选择清洁的极端,至少它是干净的,但是我总是赞成平衡。
没有人可以为你制定规则,你必需去感觉你的身体,你的平衡。因为不清洁、肮脏变成了你身体和头脑的一个重担。清洁不是为了别的什么人或是为了社会,它是为了你——能够感觉到轻盈,感觉到快乐,感觉到纯净和清爽。好好地洗个澡可以让你肋生双翅;好好地洗个澡可以让你不那么凡俗,让你不属于这个地球,你可以飞起来那么一点。好好地洗个澡是必需的,而别人不能为你制定规则,你必需了解你自己的身体。有时候你生病了,就没有必要洗澡。因为洗澡会是一个扰乱,那就不要痴迷于它。有时候条件不允许,那就不要为此神经过敏,不要觉得内疚。内疚没有什么道理,洗个澡不是什么美德,不洗澡也不是什么罪恶,洗澡顶多是个好的卫生习惯。你应该照顾你的身体,身体是神的庙宇,它应该是洁净的,它应该是美的。你要住在里边,你要和它在一起,它会从很多方面影响你。在一个清洁的身体里,在一个干净的庙宇里,更有可能让一个清洁的头脑出现和存在。我没有说它们是对等的,我只是说有那个可能性——在一个清洁的身体里,有更大的可能。我不是说在一个脏的身体里没有可能出现一个清洁的头脑,有那个可能性,但是它会有一点难,违反了常规。静心是内在意识的洗澡,而洗澡是身体的静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