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道的人(一)
得道的人行为没有障碍,
他的行为无害于别的生灵,
但他不知自己的慈悲为怀、温文尔雅。
他不拼命为钱,他不把贫穷当成美德。
他不依靠别人,走自己的路,他不为独自行走而右傲。
得道的人不为人知。
至善的美德不产生任何东西。
没有自己是真正的自己。
最伟大的人是“谁也不是”。
头脑最困难的事、几乎不可能的事是保持居中、保持平衡。而从一边移到它的对面是最容易的事,从一极移到另一极是头脑的本性。这一点要很深刻地领会,因为除非你领会了这一点,否则什么也不能引你静心。
头脑的本性是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,它依靠着不平衡。如果你平衡了,头脑就消失了。头脑像一种疾病,你不平衡时它在那儿,你平衡了,它不在那儿了。所以一个吃得过多的人节食是容易的。这看起来不合逻辑,因为我们认为着迷于食物的人不能够节食。但你错了,只有一个对食物着迷的人才能节食,因为节食是相反方向的同样着迷。它并不真的改变你自己,你仍对食物着迷。从前你吃得太多,现在你饿着肚子--但是头脑仍然在反方向上集中于食物。性放纵者能很容易变成一个禁欲者,这是毫无疑问的。头脑要达到正常的日常饮食是困难的,头脑要停在中间是困难的。为什么停在中间是困难的?它就像一个钟摆,钟摆摆到右边,然后又摆到左边,然后又到右边,又到左边。整个钟就依靠钟摆的左右摆动。如果钟摆停在中间,钟就停了。当钟摆摆向右边的时候,你认为它只是向右摆,但同时它在积聚向左摆的冲力。它越是右摆,就积聚了越多的向左摆的冲力。当它向左摆的时候,它又积聚了向右摆的冲力。不管什么时候你过量饮食,你就积聚了节食的冲力。不管什么时候你纵欲过度,独身、禁欲迟早会吸引你,另一极也同样。去问问你的所谓苦行高僧,你的佛教信徒,还有桑雅生。他们认为保持禁欲很重要,现在他们的头脑正在积聚移到性的方面的能量。他们认为饥饿很重要,可他们的头脑常常想着食物。当你过分地想着食物的时候,说明你正在积聚有关的能量,想意味着能量,头脑开始为相反的方向作安排了。一桩事情,无论你何时运动,你也就是向相反方向运动。反方向是隐藏的,它不明显。你爱一个人的时候你正在积聚恨他的动力,所以只有朋友能变成敌人。你不可能突然变成一个敌人,除非你一开始已变成了朋友。相爱的人吵架、争斗,只有相爱的人能够吵架、争斗,因为除非你爱,否则你怎么能恨?除非你向左边走得很远很远,否则你怎么能走向右边呢?现代研究成果认为所谓爱就是亲密的敌意的关系,你的妻子是你的亲密的敌人,你的丈夫是你的亲密的敌人,既是亲密的又是敌视的。这看起来是互相矛盾、不合逻辑,因为我们奇怪,一个亲密的人怎么能是敌人,一个人是朋友怎么能又是敌人呢?逻辑是表面的,生活是深层的,在生活中,所有相反的东西都结合在一起,存在于一起。记住这一点,因为那时静心会产生平衡。佛陀有八条训诫,每一条他都用了“适当”这个词。他说:适当的努力,因为从行动到没有行动、从醒到睡是非常容易的,但保持在中间是困难的。佛陀“适当”这个词时,他意思是说:不要走向反面,就停在中间。适当的食物,他从来没有说过节食,不要沉迷于吃得太多也不要沉迷于节食。他说适当的食物,适当的食物意味着站在中间,当你站在中间的时候你就没有积聚任何动量。而这就是它的美——随便哪个方向他都没有积聚动量的人能够自由自在,能够安然在家。你从来没能舒适自在,因为无论你做什么,你马上就要去做相反的事以求平衡。而相反的一面决不能平衡,它只是给你变得平衡的影响,但你还会再走向反面。无论对谁,一位佛陀既不是朋友也不是敌人。他不过停在中间——钟不在走。据说一个名叫穆齐德的哈西德神秘者,当他突然开悟的时侯,墙上的钟停了。这事也许有,也许并没发生,因为有可能,但象征意义是明显的:你的头脑停止的时候,时间停止了,钟摆停止的时候,时钟停止了。从那以后钟再也不走了,从那以后它显示的总是同一个时间。时间是由钟摆那样运动的头脑的活动创造的。头脑运动,你感觉到时间。头脑不运动的时候,你怎么能感觉到时间?没有运动的时候,时间是感觉不到的。科学家和神秘者都同意这一点:运动创造了时间现象。如果你不在运动,如果你是静止的,时间消失了,永恒就变成了实际的存在。你的时钟正快速运动着,它的机械结构就是从一个极端向另一个极端的运动。
关于头脑要理解的第二桩事情是:头脑总是渴望遥远的东西,而不是渴望近处的东西。近处的东西令你厌烦,你已经受够了;远处的东西给你梦想、希望和快活的可能。所以头脑总是想看远处的东西,别人的老婆才美丽、迷人,别人的房子才令你着迷,别人的汽车才有魔力,这总是远距离的,你看不到近处的。头脑看不见非常近的东西,它只能看到很远处的东西。什么是最远的、距离最长的?反面是最远的。你爱一个人,那恨是最远的现象;你吃得过多,那节食是最远的现象;你禁欲,那性是最远的现象;你是一个国王,那做一个僧侣是最远的现象。最远的是像梦一般的,它吸引你,它迷住你,它不断召唤你、邀请你。然而,当你到达另一极的时候,你离开的地方重又变成美丽的了。与你的妻子离婚,几年以后,她又变成美丽的了。一个电影演员到我这里来,她十五年前跟丈夫离了婚,现在她老了,没有离婚时那么漂亮了。他们的儿子去年结婚了,在婚礼上她遇到了前夫,他们得一起去旅行。前夫又坠入了爱河,所以她来问我:“我该怎么办?现在他又向我求婚了,他想和我复婚。”她也被迷住了,她就是在等我赞同。我说:“但是你们生活在一起一直只有冲突,没有别的。我知道整个经过,你们怎样争论、吵架,你们怎样互相给对方制造地狱和不幸。现在又要……”对头脑来说,反面是一块磁石,除非你靠领会而超脱,否则头脑就会不断地从左到右,从右到左,时钟也将继续下去。这种情形持续了许多世,你就是这样欺骗了你自己,因为你不懂这种机械结构。遥远的东西又变成吸引你的了,你又开始一轮旅行。你一达到你过去的目标,这个目标现在又变远了,又在吸引你,变成一颗星星,某种值得追求的东西。我读过一本书,书中讲到一名飞行员正与朋友飞越加利福尼亚。他告诉他的朋友,“看下面美丽的湖,我出生在那里,那是我的村庄。”他指着座落在湖边小山上的那个小村庄说,“我出生在那里,孩提时代,我常常坐在湖边钓鱼,钓鱼是我的爱好。但在那个时候,在我还是个在湖边钓鱼的孩子的时候,总有飞机在空中飞过,越过头顶,我总是梦想有一天自己也变成飞行员,驾驶一架飞机,那是我唯一的梦想。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,可是多么可悲啊!现在我总是朝下看那个湖,想着什么时候我退休了就再去钓鱼。那湖真美啊,……”事情就是这样。事情就是这样发生在你身上。童年时,你渴望快快长大,因为大人更有力量。孩子渴望马上长大,老人是智慧的,孩子觉得不论他做什么总是错的。再问问老人,他总是认为当童年消失的时候,一切也就消失了,天堂是在儿童时代的。所有的老人都是想着童年、纯真、美丽和梦中乐园逝世的。你所有的一切,看起来都没有用;你没有的一切,看起来都有用。要记住这一点,否则静心就不能发生,因为静心意味着对头脑的这种通晓,对头脑的机制、头脑的特有过程的通晓。头脑是辩证的,它使你一再向相反的方向移动。这是没完没了的过程,除非你突然退出,除非你突然觉知到这场游戏,除非你突然觉知到头脑的诡计而停在中间,除非这样,否则这个过程就决不会结束。停在中间就是静心。
第三桩事——因为头脑由两极构成,你总不是一个整体。头脑不可能是整体的,它总是一半。你有没有注意到你在爱一个人的时候,你压抑了自己的根?爱不是全部,不是整体的,所有黑暗的势力正躲藏在爱的后面,随时都可能爆发,你正坐在火山上面。你爱一个人的时候,你只不过忘记了你有怒气、你有怨恨、嫉妒。你只是放下了它们,就好像这些从未没有存在过。但你怎么可能放下它们呢?你只能把它们藏在无意识后面。仅仅在表面上你能变成在爱着的,在深处藏着的是混乱。你迟早会厌烦,心爱的人迟早会变得捻熟。他们说捻熟造成轻视,但并不是检熟造成轻视的,捻熟使你厌烦,轻视一直有,不过是隐藏着的。它显现出来了,其实它一直在等待着适当的时机,种子已经有了。头脑总是在它内部包含着反面,反面的东西进入潜意识之中,等待出现的时机。如果你仔细观察,你每时每刻都能感觉到它。你对某人说“我爱你”的时候,闭上你的双眼,静静心,去感觉一下——有没有一点恨隐藏着?你会感到的。但是因为你想欺骗你自己,因为真相是如此丑陋,真相是你竟恨一个你爱的人--你不想面对。你想逃避事实,所以你把它藏起来。但掩藏是没有用的,因为这不是欺骗别人,而是欺骗你自己。要是你能看到我爱、看到我根,两者就会突然间消失,因为两者不能共存于意识中。你必须制造一个屏障:一个存在于潜意识中,另一个存在于意识中。两者不能同时存在于意识中,它们会相互否定。爱会破坏恨,恨会破坏爱,它们会彼此平衡,它们会完全消失。同样多的根和同样多的爱会彼此否定,它们会突然消散掉--你将在那里,但没有爱没有恨。那时,你平衡了。你平衡的时候,头脑不在场——那时你是整体的。你是整体的时,你是神圣的,但头脑不在场了。所以静心是一种无念状态,靠头脑是达不到的。不管你做什么,无念总是不可能靠头脑而达到。那么你你静心的时候做的是什么呢?所以你感觉到什么的时候就闭上眼睛,深入你自己,找到那相反的方面,它在那里。如果你能看到反面,就能得到平衡,你就不会说“我爱你”。如果你是坦诚的,你就会说:“我与你的关系是既有爱也有恨的。”所有的关系都是爱/恨关系。没有纯粹的爱,也没有纯粹的恨。爱、恨总是兼有。如果你是坦诚的,你就会陷入困境。如果你对一个女孩这样说,“我与你的关系既是爱又是恨,我从来没有像爱你那样爱过别人,我恨你也与我恨别人全然不同。”如果你这样说,你就很难结婚了,除非你找到了一个能明白现实的静心的女孩,除非你能找到一个明白头脑的复杂性的朋友。头脑不是一套简单的机械装置,它非常复杂,你从不能通过头脑变得简单因为头脑不断制造骗局。静心意味着去觉知这样的事实:头脑在向你隐敲一些东西,你对一些讨厌的事实闭起了眼睛。那些讨厌的事实迟早会爆发出来并制服你你就会走向反面。而反面并不在一个遥远的地方,在什么星星上面,反面就藏在你背后,在你里面,在你头脑里面,就在头脑的运转里面。如果你能明白这一点,你就会停在中间了。因为你在生活里制造了这么多的紧张感,你现在进行静心,但这是紧张的反面,不是真正的静心。你非常紧张,因而静心变得有吸引力了。静心在西方比在东方更有吸引力便是这个缘故,因为西方更有紧张感,东方仍是放松的,人们没有这么紧张,他们没有这么容易发疯,他们没有这么容易自杀。他们没有这么暴虐、爱挑衅、惊恐和惧怕,没有,他们没有这么紧张,他们没有以这种疯狂的速度生活,在这种情况下,只有紧张在积累起来。所以如果翰佩修行者马赫西到印度来,没有人会去听他。但在美国,人们完全着迷了。十分紧张的时候,静心就有吸引力。但这种吸引力又会掉迸同样的陷讲,这不是真正的静心,这是又一个花招。你静心了几天,你放松了,当你放松了之后,活动的需要又产生了,头脑开始想做点事情,想动一动,你已对静心厌倦了。人们到我这里来说:“我们静心已有几年了,它变得叫人厌烦,再也没有趣了。”就在几天以前,一个女孩来说:“现在静心再也没有趣了,我该做什么?”这时头脑在寻找别的东西,它已无法再容忍静心。既然她已经放松了,头脑就在寻找多些紧张——再次被骚扰。当她说静心现在再没有趣,她是在说现在没有紧张,所以静心怎么会有趣呢?她得重新进入紧张状态,那样静心会再次变成有价值的东西。看看头脑的荒唐吧:为了靠近,你不得不走开;为了静心你不得不变紧张。但那样就不是静心,那样的话它又是同一个头脑的花招;在一个新的层面上,同样的游戏继续着。当我说静心,我是说超越两极对立的游戏,从整个游戏中退出,看这游戏的荒唐,超越这游戏,真正的领会变成超越。
头脑会迫你走向反面——不要走向反面。停在中间,看清这总是头脑的花招。通过反面,头脑就是这样控制你的。你感觉到了吗? 和一个女人作爱之后你忽然想到禁欲,那个时刻禁欲是这样地诱惑你,以至你觉得好像没有什么别的要达到的。你感到泄气、被骗,你感到性里什么也没有,只有禁欲才有极乐。但二十四小时之后,性重又变得重要、有意义,你又进入其中。头脑在做什么?性行为之后它又开始想事情的反面,这又重新唤起了性的兴趣。一个暴虐的人开始想不用暴力,然后他轻易地又施行暴力。一次又一次发怒的人总是想不要发怒,总是决定再也不发怒了。这种决定促使他再次发怒。如果你真的不想再发怒,就不要冲着“怒气”作决定。去探究一下怒气,去看看怒气的影子。探究一下性,看看性的影子。它恰恰就是否定,就是缺失。看看超量饮食和它的影子——节食。节食总是随超量饮食之后而来;纵欲过度后总是跟着禁欲的誓言;紧张之后总是某种静心的技巧。把它们放在一起看看,感觉一下它们是如何关联的;它们是同一个过程的部分。如果你能领会这一点,静心就会在你身上发生。真的,这不是去实施的事,这是领会的问题。这不是一种努力。这不是培养出来的。这是要深深领会的东西,领会产生自由。关于头脑的整个机制的知识是蜕变。而后,钟突然停了,时间消失了,随着钟的停止,头脑没有了。随着钟的停止,你在哪里?船空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