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人开悟

    亲爱的奥修,我听到了,你对我这个女人的爱的慈悲,在你的言辞之后,有时让我感到震惊。而且我也感觉到我的女性特质是我过去体验开悟至福的主要障碍。因为你所说过的所有开悟的人都是男人,而且你自己的经历也是作为一个男性。请和我分享一下你所能告诉我的,作为一个女人开悟的问题。

 

    首先,女性气质从来不是去了解的障碍,实际上,你无法找到比之更好的了解我的途径。对一个男人来说很难了解,因为男人有着侵略性的头脑。男人可以很容易就成为科学家,但是却很难成为一个宗教性的人,因为宗教需要接受性,一种被动的意识状态,在那种状态下你不侵犯,你只是邀请。女性头脑真的是去了解、去成为弟子的恰当的头脑,即使是一个男性的头脑也必须成为女性化的才行。所以不要把它作为一个障碍,它不是障碍。

    其次,那真的是一个大问题,因为我们不了解,问题的出现只是因为我们不了解它们。我一次又一次被问到,我总是谈论那些开悟的男人,却从不谈论女人。很多女人开悟了,和男人一样多,自然保持着某种平衡。看……在世界上,男人和女人的数量几乎是相同的,它不应如此,但是自然保持着平衡。一个人也许只是生出男孩,十个男孩;而另一个人只生出了一个男孩;另外一个,只生出了一个女孩……但总体上来说,世界总是保持着平衡。男人的数量和女人相当,不仅如此,还因为女人比男人强壮——从抵抗力、稳定性、适应能力、柔韧性更强的角度来说——相对一百个女孩,有一百一十五个男孩出生。但是到了那些女孩适合结婚的年龄时,十五个男孩就已经消失了。男孩比女孩死得多,自然也维持着那个比例,一百个女孩和一百一十五个男孩出生,然后有十五个男孩在结婚前死掉,那个平衡被完全维持住了。不仅如此,而且在战争时期会有更多的男人死掉。第一次世界大战为生理学家和生物学家制造出了一个问题,他们无法相信所发生的。在战争中,有更多的男人死去,但是在战后,马上就有更多的男孩出生,而更少的女孩出生,平衡再一次维持住了。那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,那个原因根本不为人所知,只是一个奥秘。那样的事再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发生了,战后男孩的数量变得更多,有更多的男孩被生出来替代死去的男人。更少的女孩出生,因为还有很多的女孩子还活着。当世界大战结束之后,性别比例再次获得了平衡,数量又回到了之前的比例:一百个女孩对一百五十个男孩,因为有十五个男孩会死去。男孩没有女孩强壮,男人通常比女人少活五年。那就是为什么,在世界上,你总是会发现比老头更多的老太太,比鳏夫更多的寡妇。如果女人的平均寿命是八十岁,那么男人的平均寿命就是七十五岁,女人多了五年。但是为什么女人女人会多活五年呢?那似乎也是一个巨大的内在的平衡。女人的接受性比男人更强,如果一个男人先死了,女人会哭泣流泪,遭受痛苦,但是最终会接受事实,她会重新获得平衡。但是如果一个女人死了,男人却无法重新获得平衡,他所知道的重新获得平衡的唯一方式就是再婚,再次找到另一个女人,他无法独自生活,他比女人更加无助。一般来说,全世界的结婚年龄不知怎么都是不自然的,在所有地方男人都强行加入了不自然的、违反自然的模式。如果女孩有二十岁,那么我们就认为和她结婚的男人应该是二十五、二十六岁。应该恰好反过来,因为之后女孩会多活五年。所以如果男孩的年龄是二十岁,那么女孩应该是二十五岁。每个男人都应该和比他大五岁的女人结婚,那么那个平衡将会是完美的。他们会在几乎半年之内相继去世,世界上的痛苦将会更少。但为什么那样的事没有发生?因为婚姻不是一个自然的东西,否则自然一定会以那样的方式来安排。它是人为的习俗,而且男人如果和一个比他大的女人结婚,和一个比他更有经验,比他更见多识广的女人结婚,他会感觉到有一点无力。他会想要保持住他大男子主义的自我,他在每一个方面的优越感。没有哪个男人会想要和比他高的女人结婚,荒谬,意义何在?为什么不能和比你高的女人结婚?但是和一个更高的女人走在一起,男性的自我会感觉受到伤害。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女人长得不高的原因,女性的身体已经学会了那一点。她们已经学会了那个窍门,那就是她们必需长矮一点点,否则就找不到男人。那是适者生存之道,她们只有在不是那么高的时候才适合。一个很高的女人……只要想一想,一个七尺女儿,她会找不到丈夫。她会找不到丈夫就死掉,而且她不会生出孩子来,所以她会消失。一个五尺五的女人会很容易找到男人,她会生存下去,她会有丈夫,会有孩子。当然,更高的女人会消失,渐渐地,她们将不再具有任何生存的意义。那就是丑陋女人如何逐渐从世上消失的,因为她们无法生存。世界会帮助那些能够生存的人,而让那些无法生存的人消失。男人变得更高,更强壮,他会尽可能地保持他自己比女人更高一点点,他应该总是站在一切的顶端。在西方人来到东方遇到性学《爱经》之前,甚至都从未听说过女上男下的做爱姿势,西方对此一无所知。而在东方,你也许为男上女下的做爱姿势被称为传教士式而感到惊讶。因为东方第一次知道它是通过基督教的传教士,那是一种传教士的姿势。男人必需在所有方面都占据上风,甚至是做爱的时候。他必需有更高的个子,必需至少是一个文学博士,只有那样你才能和一个哲学博士结婚,否则……。当然,一个女人必需比男人大五岁,这似乎是一个完美的安排,因为女人需要有更多的经验,她要成为母亲,不仅是她孩子的母亲,而且也是她丈夫的母亲。而男人会保持孩子气,不管多大年纪,他都渴望再次成为一个孩子,他始终有一点幼稚。现在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开悟这件事上面——自然保持着精确的平衡,但我们并未听说过很多开悟的女人,确实如此,因为社会是属于男人的。他们对女性的记录不多,他们记录了很多关于佛陀的事情,却没有很多关于萨哈吉的记录;他们记录了很多穆罕默德的事情,却没有太多拉比亚的记录。他们以这样一种方式记录,以致男人似乎是非常杰出的。这事发生在印度,一个耆那教的祖师,一个耆那教的师父,一个开悟的人,不是个男的。她是一个女人,她的名字叫做马利白,但是一个伟大的耆那教追随者更改了她的名字,他们叫她马利纳斯,而不是马利白。“白”表明说她是一个女人,“纳斯”表明他是一个男人。耆那教分为两派,白衣派和天衣派。天衣派说她不是女人——马利纳斯,他们甚至更改了她的名字。一个女人能够变成祖师、一个伟大的师父、开悟的人、一个宗教的创始者、通往神圣之地道路的缔造者,那似乎有违男性的自我。不,那不可能,他们改变了她的名字。

    历史是由男人记录的,而女人对记录东西不感兴趣。她们对经历和活过它们更感兴趣,那是另一回事。其次就是女人会发现成为弟子很容易,成为一个弟子非常容易,因为她是接受性的。对于男人,很难成为一个弟子,因为他不得不臣服,而那就是麻烦所在。他可以战斗,但无法臣服,所以当要有弟子的心性时,女人没有问题,但是当你必需成为一个师父的时候,情况正好相反。男人可以很容易成为一个师父,女人却发现要成为一个师父很难。因为要成为一个师父,你就不得不成为真正具有侵略性的,你必需出去摧毁别人的结构,你不得不成为几乎是暴力的,你不得不去杀死你的弟子,你不得不将他们洗脑。所以一个女人会发现成为师父很难,男人会发现成为弟子很难。那再次有了一个平衡,女人发现更容易成为弟子,而借由成为弟子她们变得开悟,但是她们从未成为师父。男人发现很难成为弟子,但是一旦他成为了弟子,开悟了,他就很容易成为一个师父。对他来说很容易,更容易。那就是为什么你从未听说过……但是不要担心那个。你自己的体验是作为女性的,记住,那个终极的体验与男性或是女性无关。那个终极的体验超越了二分性,所以当你开悟,在那一刻你就不再是男人或是女人。在那一刻你超越了所有的二分性,你必需成为一个完整的圆,没有划分。所以当我对你讲的时候,我不是在谈论作为一个男人而开悟,没有谁能谈论作为一个男人而开悟,因为开悟既不是男性的,也不是女性的。在印度,那个终极的现实既不是雄性的也不是雌性的,它是中性的。你会犯难,在西方人的头脑里上帝是男性的,对上帝你们使用“他”字——除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女人,那些人已经开始使用“她”——否则,没有人用“她”来描述上帝。你们用的是“他”,而我也认为用“她”会更好,“他”已经被用得太多了,现在“她”会更好。“她”包含了“他”,英文单词里“她”(she)就包含了“他”(he),但“他”却没有包含“她”。那样更好,那让上帝变得更广大了一点,“她”比“他”大,没有问题。但是在西方人头脑里,上帝是他,在西方的语言中只有两种性别——男性和女性。在印度的语言中,特别是在梵文中,我们有三种性别——男性、女性和中性。上帝是中性的,他既不是“他”,也不是“她”,他是“它”。那个人格已经消失了,它是无人格的,只是能量,所以也不要担心这个。

    “请和我分享一下你所能告诉我的,作为一个女人开悟的问题。”停止把你自己作为一个女人来思考,否则你将会执着于女性的头脑。所有的头脑都必需被放下,在深深的静心中,你两个都不是。在深深的爱里也一样,你两个都不是。你注意到了吗?如果你不得不和一个女人或是一个男人做爱,而且那个爱是真的完全的和高潮的,你就会忘了你是谁。那难以置信,你只是不知道你是谁。在某一个深入高潮的时刻,合一发生了。那就是谭崔的所有努力——去把性转变成为一种合一的体验,而开悟是合一的最终体验。做爱,你消失了——男人变得像女人,女人变得像男人,而且在任何时候他们都可以转换角色。有那么一刻,如果你们都处于完全放开来的状态,一个两者都不是的能量环流出现了,让那个成为你的首次体验。爱是开悟的基础体验,是第一次瞥见。然后有一天,当你和整体在深深的高潮中相遇,那就是三摩地、狂喜。那么你就不再是男性或是女性了,所以要从一开始就放下那个分别。在西方的意识中那个分别已经变得非常、非常牢固,因为男人压制了女人太多,让女人不得不作出抵抗,而那只有在她越来越意识到她是一个女人的时候才有可能做到。当你从西方来到我身边,对你来说会是艰难的,但是你必需了解和放下那个男人、女人的分别,只是存在,而我在这里所有的努力就是让你成为两种都不是的、你原初的存在。

 

首页     上一页     目录   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