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互依赖
相互依赖是一个美好的概念,但是当你敦促我们要完全自私的时候,那怎么能够做到呢?
首先,相互依赖不是“美好”的,而且它也不是一个概念。它根本不美好,不依赖让人感觉美好,依赖让人感觉非常、非常的苦涩,相互依赖既不是美好的,也不是苦涩的。它是一个非常平衡的东西,既不是这样,也不是那样,它不倒向一边,它是一种宁静。而且它不是一个概念,它是一个现实,它就是这样的。只要看一下生命,你永远无法找到任何不是相互依赖的东西。任何存在的东西,都存在于相互依赖的海洋中。它不是一个概念,它不是一个理论,你只需要放下所有的理论,所有的偏见,然后去看生命。去看一棵小树,一丛玫瑰,你会看到整个存在都汇聚在上面。它与大地连接,没有大地,它不会在那里。它不断呼吸空气,它和大气连接。它不断从太阳那里获取能量,玫瑰因阳光而红润,而这些都是很明显的东西。那些一直很努力的人说还有一些看不见的影响,他们说不仅是太阳在给予玫瑰能量,因为在生命中没有什么是单向的,那个交流不可能是单向的,否则,那将非常不公平,玫瑰将会不断获取而毫无付出。不,一定是玫瑰也在给予太阳某些东西,没有玫瑰,太阳也会缺失某些东西。那也要由科学来发现,但是神秘家一直都感觉到生命是给予和获取,不会是单向的。否则,整体将会失去平衡。玫瑰一定在给予某些东西——也许是某种喜悦。确实,它将芬芳散布在空气中,确实,那一定会给予一些创造性,让大地充满创造力的环境。大地一定为此觉得很高兴,它创造出了一朵玫瑰,它一定觉得很满足,一种深深的心满意足一定降临了大地。
一切都是联系在一起的,在此没有什么是孤立的,所以在我说相互依赖的时候,我并不是说那是一个概念,一个理论。不,独立是一个概念,因为那完全是虚假的,没有谁曾经见到过任何独立的东西。绝对的依赖也是假的,因为没有谁曾经见到过任何绝对依赖的东西。一个孩子出生,你认为他完全无助和依赖母亲吗?你看不到母亲也从他那里获得了许多吗?实际上,孩子出生的那天,那个母亲也作为一个母亲出生了。在此之前她单纯只是一个女人,现在,很多全新的事物随着孩子的出生出现在她身上。她达成了母性,不仅是孩子依赖母亲,母亲也依赖孩子。当她成为一个母亲之后,你会看到某种优雅出现在那个女人身上,某种和谐出现在她身上。如果母亲死了,当然,那个孩子也无法存活。但是如果孩子死了,你认为母亲能够存活吗?不,母亲会死去。那里会又是一个女人,母性将会随着孩子消失。而这个女人和生孩子之前相比将会有所不足,他总是会缺失某些东西,她存在的一部分随着孩子消失了,那个缺失的部分会像个伤口一样一直在那里。
一切都是互相依赖的,树木不断吃进土壤,他不断给予你果实;你不断吃进果实,然后你死去,土壤又吃你,树木又吃土壤。那结了果实呢?你的子孙会通过树木吃你,一切周而复始。在你吃一个苹果的时候,谁知道呢?你的爷爷,你的奶奶,或者你的老祖一定在那个苹果里。好好咀嚼,好好消化,否则,那个老人会感觉不好。让他再次变成你存在的一部分,他一直通过那个苹果在寻找你,他又回来了。一切都是相互依赖的,所以它既不美好,也不苦涩,它是个简单的事实。你不能评价它,因为美好和苦涩都是我们的评价、解释。而且它不是一个概念,它是一个事实。
“但是当你敦促我们要完全自私的时候,那怎么能够做到呢?”是的,那只有在你完全自私的时候才有可能。如果你是完全自私的,你就会看到,如果你想要真的快乐,你就不得不让别人快乐,因为生命是一个相互依赖。在我说要自私的时候,我在说只要思考一下你的快乐,在那个快乐当中很多东西被包含在内了。如果你想要成为健康的,你就不得不和健康的人生活在一起。如果你想要成为清洁的,你就不得不住在清洁的邻居旁。你无法像个岛屿一样存在,如果你想要成为快乐的,你就必需将你的快乐散布四周,不可能在你四周是痛苦的海洋,而你却像一个岛屿,是快乐的,那不可能。你只能在一个快乐的世界里成为快乐的,你只能在快乐的关系里成为快乐的,你只能和美丽的人在一起成为美丽的。所以如果你真的对变美感兴趣,就在你的四周创造美。一个真正自私的人变成了无私的,成为真正自私的就是超越自己,成为真正自私的就是成为一个佛、一个耶稣。这些都是完全自私的人,因为他们只考虑幸福,但是在考虑他们的幸福当中,他们也必需考虑别人的幸福。我绝对的自私,我除了我自己以外从未考虑过别的东西,但是在那个过程中,从后门那里,一切都进入了——我对你的快乐、对你的幸福感兴趣,我对创造一个充满幸福人群的社区感兴趣,因为如果你是快乐的、幸福的和美丽的,我就会变得非常的幸福与快乐。幸福在分享中增长,如果你不分享你的幸福,它就会死去;如果你不分享你的狂喜,很快你就会发现你的双手是空的。所以在我说完全自私的时候,我的意思是如果你试着去了解什么是你的自我,什么是你的自私的时候,你就会发现每个人都被牵涉、包含其中。而且你所包含的东西变得越来越大,越来越广,有那么一刻你会看到一个事实——整体被包含了。有一个很美的关于佛陀的故事,他到达了终极之门前,大门打开了,但是他不想进去。守门人说:“一切准备就绪了,我们已经等待了无尽岁月,现在你终于来了。一个人成佛世间罕有,请进,你为什么要站在那里?而且你为什么看起来那么悲伤?”佛陀说:“我怎么能够进去呢?那里还有无数在道路上挣扎的人,那里还有依然处于痛苦中的人,我要在所有人都进去之后才会进入,我会站在这里等待。”嗯,这个寓言有很多含义,一个含义是除非整体开悟,否则一个人如何能够开悟?因为我们是彼此的一部分,彼此牵涉,彼此构成,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,所以我怎么能够把我自己分离呢?那是不可能的。故事意义重大而且真实,整体必需开悟,当然,一个人能够达成某种了解,但是那个了解会揭示出别人也被包含的事实,而且意识是一个,成为自私的是完全消融进入整体,因为只有愚蠢的人才会试图去保护他们自己。在尝试保护他们自己的过程中他们不断毁灭他们自己。耶稣说:“拯救你自己,你就会迷失,要失去你自己。”拯救你自己,你就会迷失!他在给你成为自私的最佳技巧——失去你自己,你却得到了。你通过失去你自己而获得,你通过将快乐散布四周而变得快乐,你通过将宁静散布四周而变得宁静。
“但是当你敦促我们要完全自私的时候,那怎么能够做到呢?”只有在你完全自私的时候才有可能,那样的话你将会总是看到那一点。如果你生活在一个家庭里,如果你是妻子或是丈夫的话,你就能够看到丈夫快乐对你是有利的。丈夫总是开心、快乐地唱歌,那是自私的,因为如果他变得悲伤、沮丧、愤怒,那么你就无法长时间保持快乐。他会影响你,一切都是有传染性的,如果你想要快乐,你会想要你的孩子们开心地跳舞,因为那是你的能量舞蹈的唯一方式。如果孩子们都是悲伤的、生病的,独自坐在角落里,无精打采,你的能量会马上跌落。只要观察,当你和开心的人在一起的时候,你的悲伤马上不见了,消失了!当你和悲伤的人在一起时,你的能量突然跌落了。那个算数很简单,如果你想要快乐,就让人们快乐;如果你真的想要开悟,就去帮助人们开悟;如果你想要成为静心的,就去创造一个静心的世界。那就是为什么佛陀创造出一个伟大的僧团——一个海洋般的环境,人们能够进入并将自己沉浸其中。就在前几天晚上,一个桑亚士来对我说:“我对桑亚士的称呼很不自在,因为我觉得好像成为了民众的一部分。”嗯,这是个非常自我的态度,民众的一部分?每个人都想要分开,每个人都想要成为独立的,自己、独自的像一座山峰,分离的,这就是自我的旅程。我给了你褐色的袍子,改了你的名字,渐渐地,你消失在了你不独自存在的海洋里。你没入了人群,当然,自我会觉得受到伤害,不舒服、不自在。但自我是你的疾病,它必需被放下。而一个人应该能够享受作为一个非实体,如此的普通,如此的融入,以致没有人会知道你是分开的,是和别人不同的。但是自我只有一个想法:如何分开和与众不同。我没有告诉那个桑亚士,我想要告诉他但是我认为那也许会伤害到他——认为只是穿上橙色的袍子就感觉非常不舒服,就已经变成了人群的一部分,这样的一个自我主义者。我想对他说剃去一半的头发更好,一半的八字胡,一半的络腮胡,那样你走到哪儿都会是不同的。在前额上纹身,去做没有人做的事,你会总是感觉良好和非常舒服,自我正在那样做。我听说有一个人想要出名,想要自己的照片出现在报纸上。他剃去了一半的头发,一半的胡须和一半的八字胡,他在镇上四处游荡。三天之内他就成了镇上最有名的人,所有的报纸上都有他的照片,孩子们围着他跑,大喊大叫。他非常享受,你可以以同样的方式,做同样的事。自我想要分开,那就是为什么自我是虚假的。因为分离是虚假的,在一起才是成为真实的。所有的分离都是虚假的和虚幻的,而所有的在一起都是真正的和真实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