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德经——最柔软的东西
老子和你都一直在说:“只要变得很平凡。”然而你似乎非常不平凡,不管是你的外表或是你的生活形态看起来都非常不平凡。一个师父和一个平凡的成道者之间有很多差别吗?
没有差别,任何东西对你来讲似乎都不平凡,那只是因为你不了解平凡是什么。
因为你从来没有经验过平凡,所以平凡本身对你来讲就变得不平凡。你在我里面有看到什么不平凡吗?我过着一种最平凡的生活,当饿的时候,我就吃,当困的时候我就睡,我不练习任何东西,我甚至连什么事都不做,任何发生的事情就发生,我跟着它走,我随着河流漂浮。但是对你来讲,这样可能看起来不平凡,因为你不知道平凡的味道,一旦你知道了那个味道,你就会了解。
每一个人都在追求要成为不平凡,那是在追寻自我!成为某一个特别的人,成为某一个独一无二的、无与伦比的人。这是一个矛盾:你越是试图成为不寻常的,你看起来就越平凡。因为每一个人都在追求不寻常,这是一个非常平凡的欲望。如果你变得很平凡,那个成为平凡的追寻就是不平凡,因为很少有人想要没没无闻,很少有人想要只是成为一个中空的空间。就某方面而言,这真的是不平凡,因为没有人想要这样。当你变得很平凡,你就是不平凡的,而且,当然,你会突然发现到,在没有追寻的情况下,你就变成独一无二的。
事实上,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。只要你能够停止那个经常对目标的追求,你就能够了解到你是独一无二的。它并不是某种要去发现的东西,它已经在那里了,情况本来就是如此。只要存在就是成为独一无二的,没有其它的存在方式。树上的每一片叶子都是独一无二的,岸边的每一颗石头都是独一无二的,没有其它存在的方式,你无法在整个地球上的任何地方找到一颗类似的石头。两个类似的东西根本就不存在,所以不需要去成为某某显赫的人物,你只要成为你自己,你就马上是独一无二的,无与伦比的。那就是为什么我说这是一个矛盾,那些努力追寻的人失败了,而那些一点都不担心的人却能够很快达成。但是你不要让这些语言混乱了你,让我再重复一次,想要成为不平凡的欲望是非常平凡的,因为每一个人都是这样。能够了解而变成平凡的是非常不平凡的,因为它很少发生——佛陀、老子、耶稣都能够做到这样。每一个人都会试着想要成为独一无二的,但所有那些人都失败了,而且是全然的失败。
你怎么能够比你已经是的来得更独一无二呢?独一无二已经存在了,你必须去发现它,你不需要再去创造它,它已经隐藏在你里面,你必须将它显露出来,就这样而已。这个独一无二不需要再去培养,它是你的宝藏,你一直都携带着它。它是你的本性,它是你存在的核心,你只要闭起眼睛来看你自己,你只要停下来休息,然后看。但是你跑得那么快,你那么急着想要去达成它,所以你将会错过它。老子的一个伟大的弟子列子曾经说过,有一个傻瓜手上拿着一根蜡烛在找火,列子说如果他知道火是什么,他一定能够早一点把饭煮好。他整个晚上都饿着肚子,因为他在找火,而他找不到——但是他手上拿着一根蜡烛,因为在黑暗中如果没有蜡烛,你怎么找?你在追寻独一无二,但是事实上你已经是独一无二的。如果你能够了解,你就可以早一点把饭煮好。我已经把饭煮好了,所以我知道。你不必要地在挨饿——光在那里,蜡烛也在那里,蜡烛就是火,不需要再拿着蜡烛去找。如果你手上拿着蜡烛,而你继续找,那么即使你找遍了全世界,你也无法找到火。因为你不了解火是什么,否则你一定能够了解,因为蜡烛就在你面前,你自己拿在手中。这种事有时候会发生在戴眼镜的人身上,有时候他们戴着眼镜在找眼镜,他们或许找得很急,当他们很急,他们就到处找,他们完全忘记说他们已经戴着眼镜了。有时候你会陷入恐慌,平常你或许有类似的经验,因为那个找寻,你变得很恐慌、很担心、心情很混乱,因此你的视界变得不清楚,以至于某种在你面前的东西你却看不到。
情形就是这样,你不需要找寻独一无二,你就是独一无二,没有办法使一样东西变得更独一无二。“更独一无二”这句话是荒谬的,“独一无二”就够了,没有所谓“更独一无二”的东西存在。它就好像“圆圈”这个字,有很多圆圈存在,没有比圆圈更圆的东西存在,这样说是荒谬的,圆圈本来就很完美,不需要更多。圆圈是没有程度的,圆圈就是圆圈,更多或更少是无意义的。独一无二就是独一无二,更多或更少是不适用的。你已经是独一无二的,唯有当一个人准备好要变成平凡的,他才会了解到这一点。这是似非而是的真理,如果你了解,那么就没有问题。那个矛盾是存在的、是很美的,但是没有问题。矛盾并不是一个问题,如果你不了解,它看起来好像是一个问题,如果你了解,它是很美的,它是一个奥秘。
变成平凡的,那么你就会变得不平凡;试图去变成不平凡的,那么你就会仍然保持平凡。